
SERVICE PHONE
18025871368发布时间:2024-05-10 22:24:24 点击量:
《法制日报》2018年度十大法治新闻评选揭晓由法制日报社主办,以“梳理年度法治新闻,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的《法制日报》2018年度十大法治新闻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啦!
2018年1月,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国政法机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专项斗争,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努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使扫黑除恶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央成立了10个由正部长级领导干部任组长的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在第一轮督导中,中央督导组共下沉到107个市421个县682个乡镇865个村,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1082个。
扫黑除恶与之前开展的打黑除恶工作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一字之差却彰显了党中央有黑必扫、除恶务尽,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意味着党中央对打击黑恶势力工作在广度、深度、力度上提出更高要求。各地政法机关按照中央通知要求,下重手、出重拳,向黑恶势力发起一轮又一轮凌厉攻势,“扫”出了清风正气、“扫”出了朗朗乾坤。浩荡之势已然形成,扫黑除恶开局之年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02
2018年,按照党中央部署,政法机构改革全面推进。2018年2月,全国检察机关反贪、反渎和预防部门职能、机构及44151名检察人员按时完成转隶。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新组建的司法部整合了原司法部和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职责,承担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4月2日,新组建的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挂牌,对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签证管理进行了有机整合;10月,公安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转隶移交应急管理部;12月,公安边防部队和公安警卫部队,集体退出现役,转为人民。201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分别在广东深圳和陕西西安揭牌,开始正式办公;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揭牌成立;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
2018年,政法系统站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政法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遵循政法机构设置规律,加强专门法院建设,探索深化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建设,构建起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政法机构组织体系;深入推进政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让运行更加顺畅高效。03
2018年3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地方法院、检察院办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依据。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11月,全国基层检察院全部消灭立案空白和诉前程序办案空白,实现了公益诉讼办案“全覆盖”。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11.3万余件。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经历了顶层设计、法律授权、试点先行、立法保障、全面推进五个阶段,全国检察机关实现公益诉讼办案全覆盖,这不仅是重大司法改革举措法治化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司法制度、诉讼制度创新发展的重大成就;不仅对加强公益保护、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突出作用,而且对于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也具有重大意义。04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共21条,核心要义为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确保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得到全面贯彻;将宪法序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宪法层面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的新内涵;修改第七十九条关于国家主席任职期限方面的规定;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方针政策,特别是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将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保障国家在法治轨道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地位,更好发挥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05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张文中、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同时改判原审同案被告人张伟春、原审同案被告单位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罪,原判已执行的罚金及追缴的财产,依法予以返还。张文中案再审改判是司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平等法治保障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2018年政法机关一系列举措的缩影:11月14日,中央政法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服务工作;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会议,要求切实转变司法理念,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11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召开党组会,要求严格规范文明司法,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11月17日,党委(扩大)会议要求,准确认定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性质,严格掌握入刑标准,坚决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11月,司法部出台《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全面公开行政执法部门权责清单,明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事项范围。
张文中案再审改判,充分体现了国家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原则和精神,是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的具体实践。民营经济不“离场”,司法保护不“缺位”。2018年,政法机关主动服务民营经济,提升企业家安全感,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06
落实监管责任守住公共安全底线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7月24日晚,长春新区公安分局发文称,长生生物子公司长春长生的董事长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员因涉嫌刑事犯罪,被长春新区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8月16日,中央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调查及有关问责情况的汇报。10月22日,全国会初次审议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与现行药品管理法相比,修正案草案至少新增了六个“疫苗条款”,强化了对疫苗等特殊药品的监管。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并催生疫苗管理立法,是2018年度最有价值的法治新闻事件之一。维护疫苗等药品安全,就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明晰和落实监管责任。通过修改法律进一步筑牢疫苗安全的堤坝,是顺应现实的必然之举,唯有在重典之下,方能让民众安心享有疫苗带来的健康福利。健全疫苗管理立法是第一步BOB半岛官方网站,更关键的还是要改革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机制,让法律成为带牙齿的“老虎”,才能守住公共安全底线
2018年8月24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根据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3月正式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其工作任务在于主动谋划和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做好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运筹谋划、科学决策,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集中统一领导的需要,是研究解决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的需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一个领导机构,体现的是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顶层设计,委员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运筹谋划、科学决策上,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成立,健全了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了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习总的重要讲话,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航标,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引领。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统筹协调下,全面依法治国将谱写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将创造新的奇迹。
2018年8月27日21时30分许,刘海龙驾驶宝马轿车在江苏省昆山市顺帆路与同向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从车中取出一把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后被于海明反抢并被捅刺、砍击数刀。刘海龙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9月1日,昆山市公安局就案件基本情况、侦查认定事实、案件定性及理由作出详细通报,认为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依法撤销案件。昆山市检察院通报中认为公安机关对此案作撤案处理符合法律规定。
“昆山砍人案”是2018年关注度最高的突发性事件之一,面对喧嚣的,回到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既是司法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社会的题中之意。细看“昆山砍人案”定性,正体现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纵不枉,依法裁判的基本原则。在这起案件里,不仅于海明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更倡导了社会法治思维,提升了社会法治意识,这对于广大民众而言也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让广大群众拍手叫好的,除了司法的正义裁决,还有此次公安、检察机关及时、公开的处置意见发布。在通报中,昆山公安、检察机关对案情事实、法律适用都作出了清晰的陈述;同时,还对群众关心的当事人是否涉黑等问题给予了清晰回应,打消了网民的焦虑和恐慌,及时杜绝了谣言传播和噪音。
2018年11月12日,纪念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总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在浙江绍兴召开。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2003年11月,时任省委习在浙江纪念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意识,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浙江诸暨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有效解决了基层各类矛盾和问题,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半个多世纪以来,“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已不仅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还是依靠人民群众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象征,更是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强大的精神力量。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12月2日至8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实效性强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12月3日,“宪法宣传周”期间,司法部开展了以“弘扬宪法精神走进司法行政”为主题的司法行政系统第一届开放日活动,全国各省(区、市)司法行政机关同步组织开展开放日活动。
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必将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大作用。开放日活动在司法行政系统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司法部贯彻落实习总关于加强宪法宣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司法行政系统旗帜鲜明开展新时代宪法宣传的迫切要求。这个第一次,把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共同号召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推向了。